|
文章詳情
磷石膏反浮選脫色捕收劑是什么工藝的發表時間:2025-07-22 15:47 磷石膏反浮選脫色捕收劑是什么工藝的 磷石膏反浮選脫色捕收劑的應用工藝主要基于反浮選技術,通過選擇性吸附、表面疏水化、起泡與泡沫調控等機制,實現雜質與石膏的高效分離,具體工藝流程及關鍵點如下: 一、核心工藝流程 調漿與pH調節 將磷石膏原礦輸送至調漿槽,加入水調制成礦漿(濃度通常為30%-40%)。 添加調整劑(如硫酸、草酸等無機/有機酸)調節礦漿pH至強酸性(pH=1-2)或中性(pH=7),以適應不同捕收劑的作用條件。 作用:酸性條件可增強捕收劑對有機碳的吸附能力,中性條件則有利于硅質雜質的脫除。 捕收劑添加與攪拌 按每噸磷石膏80-200g的用量加入復配捕收劑(如皂苷溶液、脂肪酸酯、淀粉溶液的混合乳狀液),充分攪拌均勻。 捕收劑類型: 有機碳脫除:環烷酸皂、柴油復配劑,通過極性基團吸附有機碳,疏水基團促進氣泡結合。 硅質雜質脫除:陽離子胺類捕收劑(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),通過靜電吸附或氫鍵作用結合在石英表面。 鐵質雜質協同脫除:含二甲基叔胺的復合藥劑,可同時捕獲Fe?O?等雜質。 浮選分離 將礦漿打入浮選柱或浮選機,通入空氣產生氣泡。 捕收劑吸附在雜質表面后,使其疏水化并粘附在氣泡上浮至礦漿表面,形成泡沫層(尾礦)。 石膏顆粒因親水性保留在槽內(精礦),實現雜質與石膏的分離。 關鍵參數: 起泡劑(如MIBC)用量:150-300g/t,控制泡沫穩定性。 充氣量:80-100m3/h,確保氣泡均勻分布。 浮選時間:至泡沫發白(通常5-10分鐘),確保雜質充分上浮。 精礦處理 將浮選槽內剩余的礦漿過濾、脫水,得到磷石膏精礦。 進一步烘干(40-50℃)或煅燒處理,滿足不同應用需求(如建材、化工原料)。 二、工藝優勢與效果 高效脫色除雜 有機碳脫除:環烷酸皂復配劑可使磷石膏白度從22.16%提升至67%,有機碳含量顯著降低。 硅質雜質脫除:陽離子胺類捕收劑可實現SiO?脫除率78.57%,精礦中SiO?含量降至1.98%以下。 鐵質雜質協同脫除:含二甲基叔胺的復合藥劑可將Fe?O?含量從0.38%降至0.1%,解決無水石膏制備過程中的發紅問題。 適應性強與穩定性高 復配捕收劑在高溫強酸性條件下性能穩定,泡沫流動性好,對不同來源的磷石膏(如高硅型、高有機質型)均適用。 例如,離子液體MY在pH=7條件下,可實現高硅磷石膏中SiO?含量從6.7%降至0.8%,精礦產率達83.24%。 環保與經濟性 工業制備和使用過程中無三廢排放,捕收劑易降解,符合綠色環保要求。 工藝流程簡單、易于操作,生產成本低,易于實現工業化大生產。 三、典型工藝案例 湖北宜昌磷石膏處理 原礦指標:白度32%,品位(CaSO?·2H?O)91%,SiO?含量5.8%,Fe?O?含量0.23%。 工藝參數:pH=1.5,捕收劑用量150g/t(無患子皂苷40%、鄰苯二甲酸二辛酯50%、羧甲基淀粉10%)。 處理效果:精礦白度67%,品位97.9%,SiO?含量1.5%,Fe?O?含量0.1%,產率89%。 高硅磷石膏脫硅 原礦指標:SiO?含量6.7%。 工藝參數:pH=7,離子液體MY用量150g/t,MIBC用量150g/t。 處理效果:精礦產率83.24%,CaSO?·2H?O品位93.35%,SiO?含量0.8%,回收率96.94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