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文章詳情
磷石膏反浮選脫色捕收劑的作用發表時間:2025-07-15 19:45 磷石膏反浮選脫色捕收劑的作用 磷石膏反浮選脫色捕收劑在磷石膏資源化利用中扮演關鍵角色,其核心作用是通過選擇性吸附與表面改性,實現雜質高效分離,提升磷石膏品質。以下是其具體作用及實現機制: 一、核心作用 選擇性吸附雜質,實現高效脫色 靶向著色物質:磷石膏中的著色物質主要為黃鐵礦(FeS?)與有機質復合體。捕收劑(如異丙基黃藥)通過化學吸附,優先結合在黃鐵礦表面的鐵離子及有機質的疏水基團上,形成穩定吸附層。 脫色效果顯著:實驗表明,使用異丙基黃藥后,磷石膏白度可從20%提升至36.7%;復配捕收劑(如柴油+環烷酸皂+起泡劑)可進一步提升白度至70%以上,滿足建材、化工等領域對原料外觀的要求。 同步脫除硅質與水溶性雜質,提升純度 脫硅作用:陽離子捕收劑(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)通過物理吸附和氫鍵作用,選擇性吸附在SiO?表面,實現磷石膏中78.57%的SiO?脫除,降低雜質含量。 脫除水溶性磷、氟:通過調節礦漿pH至11以上,捕收劑輔助使水溶性磷、氟轉化為難溶性磷酸鈣、氟化鈣,再經浮選分離,磷石膏中P?O?含量可降至0.5%以下,F?含量降至0.1%以下。 優化工藝效率,降低處理成本 藥劑復配增效:復配捕收劑(如柴油+環烷酸皂+起泡劑按1:7:2比例)通過協同作用,減少單一藥劑用量。例如,某工藝中復配捕收劑用量為0.3-0.6kg/t原礦,較傳統方法減少30%以上,同時提高浮選回收率至90%以上。 工藝簡化:反浮選可同步脫除有機質、硅質及水溶性雜質,減少后續處理步驟(如酸浸、洗滌等),縮短工藝流程,降低能耗與設備投資。 二、作用機制 化學吸附:選擇性捕捉雜質 黃鐵礦吸附:黃藥分子中的硫原子與FeS?表面的鐵離子形成化學鍵,吸附強度高,選擇性優異。 有機質協同吸附:黃藥分子的非極性基團(如烴鏈)與有機質中的疏水結構(如脂肪鏈、芳香環)通過范德華力相互作用,增強吸附效果。 硅質吸附:陽離子捕收劑的季銨基團與SiO?表面的硅醇基(-Si-OH)通過氫鍵或靜電作用吸附,實現硅質脫除。 表面性質調控:從親水到疏水的轉變 雜質疏水化:吸附捕收劑后,雜質表面覆蓋一層疏水膜,與氣泡的接觸角增大,黏附概率顯著提升。 磷石膏表面保護:環烷酸皂等藥劑選擇性吸附在磷石膏表面,形成親水層,防止其被氣泡誤捕,同時減少礦泥(粒徑<20μm)對浮選過程的干擾。 氣泡浮選:雜質與磷石膏的物理分離 氣泡生成:起泡劑(如仲辛醇、MIBC)降低水的表面張力,形成直徑0.5-2mm的穩定氣泡群。 雜質黏附:疏水化的雜質與氣泡碰撞后,通過范德華力或化學鍵合黏附在氣泡表面,形成“氣泡-雜質”復合體。 上浮分離:復合體在浮力作用下上升至礦漿表面,形成厚度5-10cm的泡沫層,通過刮板或溢流排出;磷石膏因親水性沉入槽底,實現固液分離。 三、應用效果 白度提升:經反浮選脫色后,磷石膏白度可達70%以上,滿足石膏板、抹灰石膏等建材對原料外觀的要求。 純度提高:磷石膏中CaSO?·2H?O含量≥90wt%,SiO?含量≤5wt%,P?O?含量≤0.5wt%,F?含量≤0.1wt%,達到《建筑石膏》(GB/T 9776-2008)標準。 環保效益:反浮選可回收磷石膏中90%以上的固體物質,尾礦中磷含量降低至0.2%以下,減少水體富營養化風險;同時,減少磷石膏堆存占地,降低環境污染。 |